云顶4008集团首例化妆品研发总工受贿案披露

更新时间:2025-09-13 类型:公司新闻 来源:云顶4008集团新闻中心

云顶4008集团今日,Ulike母公司、头部美容仪企业由莱集团发布反腐通报称,2025年以来已将涉嫌刑事犯罪的12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其中就包括由莱集团原深圳公司研发总监李某,其于在职期间曾为合作商谋取不正当利益并非法收受好处费。

事实上,近年来,不断有知名美妆公司高调反腐,折射了中国美妆企业必须面对的集体课题——企业高速发展期的“野蛮生长”,为腐败提供了温床,当行业来到发展平缓期,反腐成为盘桓在企业健康发展之路的重要关卡。

就在近日,青眼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重庆某公司研发总工程师丁某某因利用测试、引荐化妆品原材料的职务便利,向所属公司推荐使用多家公司原料,并在促成交易后收受回扣、好处费13.7万元,最终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近期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青眼注意到,这是化妆品行业被披露的贪腐案例中,首次涉及研发总工程师职位,也体现贪腐现象已延伸至原料采购环节。

“该案例给行业带来了警示,贪腐现象距离化妆品企业并不遥远。企业要长期发展,反腐制度的建设必须要跟上,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损失”,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如此认为。

系主动投案 获从宽处理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22年1月17日,时年49岁的丁某某入职重庆某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研发总工程师一职。

▍截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青眼从判决文书获悉,截至2024年5月31日,丁某某利用测试、引荐化妆品原材料的职务便利,向所属公司推荐使用广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市某贸易有限公司、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多种化妆品原材料,最终促成所在公司与上述4家公司的交易。

在此过程中,丁某某通过微信账户、银行账户收取上述4家公司给予的回扣、好处费共计人民币13.72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其中,丁某某收受某公司回扣10.7万元,以及其他三家公司给予的好处费1.44万元、1.12万元、0.47万元。

2024年9月2日,丁某某主动到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青山派出所投案,并如实供述上述事实,次日被刑事拘留。同月,丁某某家属代为退还赃款13.72万元。

今年7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指控丁某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并提起公诉。法院认为,丁某某作为公司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好处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关于被告辩护人提出的关于丁某某系初犯、认罪认罚、有自首情节及退赃并缴纳罚金的辩护意见,与法院审理查明事实一致,予以采纳。

法院表示,因丁某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可依法从轻处罚,其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主动退赃并积极缴纳罚金,可酌定从轻处罚。

最终,丁某某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追缴丁某某赃款13.72万元,上缴国库。

青眼注意到,这是业内首例被披露的研发总工受贿案。不过,美妆行业研发人员的贪腐行为并非个案。

此外,青眼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2021年,上海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工程师龚某利用其具有化妆品研发及建议选用化妆品原料供应商的职权,非法收受化妆品原料供应商支付的好处费合计40.7万元,最终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从原料到直播间,美妆行业贪腐“冒头”

事实上,作为化妆品公司研发的重要话事人,研发总工对于原料采购拥有一定的决定权,而此次研发总工受贿案也引起多位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讨论。

“研发总工作为级别相对较高的岗位,在原料选择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该案例提醒企业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减少利益输送的空间”,广州某化妆品公司研发负责人对青眼表示。

华东某美妆公司研发总监则表示,“随着国家法规的趋严与市场的充分竞争,原料市场的透明度相对也有所提升,加之不少企业内部建立基础研究、原料评估、采购等多个部门,多个链条的制衡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研发负责人‘一言堂’的可能,也进一步减少该类案例发生的可能”。

青眼还注意到,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化妆品行业的舞弊行为并非局限于原料领域,而是覆盖了生产制造、市场营销、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

例如,2024年,LVMH集团子公司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的职务侵占案一时引发行业轰动。

根据判决书显示,2015年至2023年间,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内部员工先后勾结两家外部公司,通过虚构“会务费”“咨询服务费”“翻译”等业务订单累计套取资金超2100万元,两家外部公司分别从中收取5%-8%、25%-40%不等的服务费。最终,三名涉案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二年九个月不等,均适用缓刑。

由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直播电商成为美妆市场的重要销售渠道,这也使其成为腐败舞弊的重灾区,如美腕、辛选等知名直播机构都曾发生贪腐事件。

“直播电商平台的运营岗位,如选品专员、招商专员、流量分配岗、活动策划岗、账号管理员等,他们手中掌握的对商品上架、推荐位次、流量曝光度、参与平台活动资格等的决定权或重要影响力,都可能构成刑法上的‘职务便利’”,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职务和经济犯罪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李博此前表示。

化妆品线下销售端的贪腐现象同样不可小觑。据相关部门披露,2023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间,四川省某化妆品公司业务员徐某利用公司不与下游超市直接对账的漏洞,多次将下游超市应向公司支付的货款共计104万元挪用,用于个人炒外汇以及个人消费,最终被抓获。

多个贪腐案例的背后,折射出在中国化妆品行业持续进步的今天,舞弊行为正以更加隐蔽的形态侵蚀着企业生态,也为企业带来了警示——反腐是企业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

国货美妆的隐秘战场:反舞弊建设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1万余人,同比上升25%,犯罪人数的高速增长反映了民企反腐的紧迫性。

美妆行业也并不例外。青眼调查发现,随着中国美妆市场的日益规范,企业法律意识的逐渐提升,不少美妆企业对于贪腐等舞弊行为的危害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加入到了反舞弊的行列。

一般而言,舞弊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采用欺骗、隐瞒等违法违规手段,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损害公司正当经济利益的行为;或谋取不当的公司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根据ACFE研究数据显示,企业舞弊平均需要持续12个月才会暴露,在此期间持续侵蚀着企业资产。

可以说,反舞弊能力的建设正在成为美妆企业另一维度的全新战场,并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基础。

青眼搜阅多家国货上市美妆公司ESG报告发现,近年来,丸美生物、华熙生物等多家国内头部美妆企业正在加大对于反舞弊能力的建设。

例如,去年高调反腐的华熙生物制定了《反腐败反舞弊条例》《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南》等反贿赂制度,并每年聘请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ISO 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的审核,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珀莱雅则建立完善的反腐败治理架构,防治商业贿赂管理工作由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统一领导,ESG管理委员会负责,并由 ESG 管理委员会公司治理小组具体执行。去年2月,珀莱雅加入国内首家企业内控协会广东省企业内部控制协会与多家企业发起的反舞弊联盟。

丸美生物则是最早进行反舞弊能力建设的国货美妆企业之一,早在2022年加入企业反舞弊联盟,而其于2012年成立的审计监察部,则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审计以及监察职能,从而形成了对公司业务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

与此同时,橘朵母公司橘宜、林清轩等多家企业通过高薪聘请监察人员,从源头上防范廉洁风险和业务风险。

青眼从某知名招聘网站获悉,橘宜正以3-4万元/月的高薪招聘合规监察经理,薪资制度为每年16薪,岗位要求制定、完善集团合规与反舞弊制度、流程及政策,确保符合国内外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要求。

此外,林清轩以2-3.5万元/月薪资招聘电商方向的监察高级经理,该岗位需通过整合多渠道举报信息以及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等,全面开展电商内部员工廉洁舞弊、利益冲突等违规案件的深度调查工作。

可以说,在监管趋严、竞争日发激烈、ESG建设稳步推进的当下,反舞弊对于美妆企业而言已成为生存的必答题。

正如知名零售企业永辉超市在近日发布的反腐公开信中表示,“任何形式的贪腐、舞弊行为,最终都会转嫁为供应链成本”,对于国内美妆企业而言,这场企业内部无声的反舞弊战争,正在缓缓拉开序幕。